随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一篇创作谈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8378

帖子

4

精华

版主

随社社员、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86

年度季军社课榜眼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浅谈五古的创作
   作者:魏总
古风是和律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相对律诗的精练、整饬来说,它的行文自由、感情易于抒发,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古风因为更利于抒写各种各样的情境,所以其优越性无可代替。五古作为古风中最常见的一种,常用于叙事、抒情、刻画山水等。下面我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简要谈下五古的创作,其中主要论述杜甫五古的谋篇技巧。
我们先讲讲五古的风貌。只有熟悉了前贤五古诗的风貌,我们的创作才能有所取法,有所渊源,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初的五古诗古朴厚实,它的兴起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的,当时国家设立乐府部门,专门负责歌谣的采集。这时的歌谣往往俗俚,后来经过雅化,就变成比较成熟的五古了。其代表作《古诗十九首》,钟嵘评价它“惊心动魄”,一字不可改动。经过曹操、阮籍等人的发展,五古开始变得雄浑沉郁。陶渊明的五古冲澹高旷,谢灵运的五古精深华妙,它们对后世的王、孟、韦、柳的创作产生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南朝的五古绮丽,下开李商隐、韩偓一派。
到了唐朝,李杜五古诗篇幅较长,往往糅合了前人的长处,集议论、写景、叙事为一体,格局较大,结构变化莫测。韩愈改变前人的风格,以雄奇之风夹以排空硬语,如碧海掣鲸,自成一家。王、孟、韦、柳则风神曼妙、意在象外,为神韵派所宗尚。唐以后的五古风格,几乎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没什么大的变化了。每个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精神气质,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风格,才能长足发展下去。
《砚佣诗话》说:“少陵五言古,千变万化,尽有汉魏以来之长,而改其面目。故于唐以前为变体,于唐以后为大宗,于《三百篇》为嫡支正派。”杜甫的五古风格较多,题材较广,有朴厚平实的,有沉郁悲壮的,有国家军政大事的,有羁旅苦愁的,等等。我们学习杜甫五古,可以说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杜甫五古在开篇上,往往总揽全篇,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总括一篇题旨,对比而起。又如《梦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作者把内心最深曲的感受放在篇首,使惊喜的情绪笼罩全篇。《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起用比兴,含古乐府意。《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作者写战败士兵回到家乡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开篇用的却是追叙的手法,使得背景更加宏大。《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破空而来,笔力警遒。这些手法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并加以借鉴的。
至于承接之法,老杜尤其讲究,他的五古里有一种不肯平顺说尽的曲致。如前面所举的《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因顺序铺陈,容易平淡无味,所以作者先写访旧对象多已作古,然后才惊呼重遇卫八,可见情感的激动、兴奋了。接下来又作今夕的对比,反映了人事的巨大变化。这种手法,还见于《自京赴奉先咏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对此,吴北江评价说:“一句一转,一转一深。文气横跃纸上,如生龙活虎,不可控踹。”又如“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曲笔顿挫,“岂知秋未登”两句倒截逆挽,真味盎然,悲哀之情感人心脾。
杜甫还善用事外曲致之法,如《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诗人本来写的是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但是却延伸一层意思,写到生育男女的优劣,并在后面写到生养的男孩全部战死疆场的情况,就显得自然而又深刻。再比如《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诗人因为看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普遍杀戮,所以在借书“问家”之后,反而害怕收到家里人不幸的消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矛盾,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厌战、关心热爱家人的题旨。古人的这些技法,全是因为不肯把气势使尽,所以用斩截之笔顿住,“止于其所当止”,使得情感更有余味,更耐咀嚼。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杜甫是多么善于言情。反观今人创作,必要情感发泄尽、意思表达完才肯罢休,使人读完就没回味的余地了。这些都是写诗应该极力避免的。
五古作结,要能够收得住全篇。杜甫五古,结尾有雄壮的,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收得超秩横奇。也有以感慨作结的,如《前出塞》:“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结得温柔敦厚。有以反跌作结的,如《剑门》:“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顿住反转一层,更显沉郁。
本文所讲的谋篇技法,都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要写好五古,只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技法只能让表达的内容更出彩,而不能代替内容。真正要做到意境上的浑融,或高古、或雄深、或隽永等,靠的是我们平日的胸襟和学养。

469

主题

8378

帖子

4

精华

版主

随社社员、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86

年度季军社课榜眼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1: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因工作原因,整理近现代武术家的资料,其中吴式太极吴公藻先生说的一句话:“你要看他拳里面有没有东西。”让我感触尤深。   前些天在群里,大家闲谈起终评的这十多首作品,其中论及《吴沙》一首时,大部分人都觉得好,好在哪里呢?我认为:好在有“东西”在里头。   “东西”是什么?有人以为是思想内容和写作主题——大谬。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辨其思想内涵,两种意见南辕北辙,至今争辩不休,但都不妨碍其艺术价值。   思想和主题从来不是衡量诗的标准,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和主题都有过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有数之不尽的劣篇。作诗,一旦盯着思想和主题这一头,就绕进死胡同了。   究竟“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认真读一下王维,不要只看他最好的选集,要看他的编年集,看他中期的诗。那些诗大多并不动人,但是里头有“东西”,我们可以从字篇里找到六朝,找到前四史,找到诗骚和百家——毋宁说,我细审一遍王维集的集注,庶几等于重温一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历史。   那么,“东西”就等于用了多少典故么?也不是。我们仔细审辨一下王维诗(特指他并不特别优秀的篇章)中的“理”和“法”、“景”和“境”,首先可以追踪到六朝诗法,然后依稀可见两汉奏议和先秦策论的痕迹(尤其是开阖的一手)。这不是写作的时候随便拉两个典故凑兴的事儿,也是不是死记硬背的工夫,而是实在地揣摩过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是怎么写诗、怎么写文章的,体格是怎么成的,气味是怎么来的,把这些文化内容融进自己的世界里,可以随手挥洒那种,乃至于识典用典而不必用典那种。   今人受理工科教育程度比较高,颇重视逻辑思维,一不小心就把一切东西都“技术化”了:订好一个灵感,用文字技术撑起一首诗的框架,然后把汉字逐个塞进去,再稍作替换。这样一来写诗不要太容易,熟手者日作百律不是问题,间或有一两首技术高超的,亦能鱼目混珠。但是里头就是缺了点“东西”,就好比太极,有时甚至不用搭手,瞄一眼功架便知道里头是了缺点什么。这种缺失并不是一两句炫人耳目的妙句或者尖新奇异的巧思可以遮掩的。   归根到底,我们现在接触诗词往往都是从唐宋的选本学起,然后从宋后(更多是清)择其一两家钻研。这种学习方法类似于麦当劳吃快餐,入门进步神速,日后问题很大。唐宋的境界都比较高,尤其选本里面的都是最优秀的诗篇。你比方说王维,他早期中期大部分的诗都是有“东西”的,但是他晚年——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基本上没有“东西”了,“东西”被他炼化了。   若我们只看王维最好的诗篇,那么我们将看不到里头有“东西”,便以为作最优秀的诗是不需要有“东西”的,以为好诗就不过是一个美妙的思维片段或者二三惊人句。   诗,是扎根于前代文学和历史两个大系统的,是要从前人作文作诗的理法中体悟到妙义、从前代历史中涵养胸臆的。学诗,只对诗,是无根之木。   总而言之,我们学写诗,无法一步登天,还只能从头开始,先从没有“东西”,一步一步积攒“东西”,而后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期待有一天能把“东西”炼化成自我世界的一部分,最后把自己的世界寄于诗词,我觉得这才是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主题

8378

帖子

4

精华

版主

随社社员、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86

年度季军社课榜眼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2: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以上转载自轩湖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主题

1万

帖子

1

精华

超级版主

大随首席护法蝙蝠王

Rank: 8Rank: 8

积分
28261

社课榜眼社课进士社课状元优秀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18-9-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首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主题

1万

帖子

1

精华

超级版主

大随首席护法蝙蝠王

Rank: 8Rank: 8

积分
28261

社课榜眼社课进士社课状元优秀版主

5#
发表于 2018-9-28 16:50 | 只看该作者
学诗,只对诗,是无根之木。   总而言之,我们学写诗,无法一步登天,还只能从头开始,先从没有“东西”,一步一步积攒“东西”,而后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期待有一天能把“东西”炼化成自我世界的一部分,最后把自己的世界寄于诗词,我觉得这才是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8

主题

3万

帖子

1

精华

超级版主

随社社长、理事

Rank: 8Rank: 8

积分
65999

年度亚军年度季军社课状元社课榜眼社课探花社课进士优秀版主

6#
发表于 2018-9-28 22: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版块应该只发原创,移动一下。。。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亲属立场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848

帖子

0

精华

论坛元老

随社社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854

社课状元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7#
发表于 2018-10-1 20: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394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3
8#
发表于 2018-10-2 12:46 | 只看该作者
  小顺子也熟悉铭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056

帖子

0

精华

版主

随社社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76

年度冠军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9#
发表于 2020-1-2 07: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感觉要学的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461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随社社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3

社课进士

10#
发表于 2020-1-3 2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火鸟 发表于 2018-9-28 16:50
学诗,只对诗,是无根之木。   总而言之,我们学写诗,无法一步登天,还只能从头开始,先从没有“东西”, ...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随社  

GMT+8, 2024-11-16 08:06 , Processed in 0.03009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