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芳香冰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喻经》【古天竺僧伽斯那撰】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0:46 | 只看该作者
  93.老母捉熊喻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
  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
  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
  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
  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竟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0:47 | 只看该作者
  94.摩尼水窦喻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0:48 | 只看该作者
  95.二鸽喻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
  雄瞋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喙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
  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竟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29 | 只看该作者
  96.诈称眼盲喻
  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
  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
  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
  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言,毁坏净戒,身死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自坏其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30 | 只看该作者
  97.为恶贼所劫失喻
  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 ,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
  其失者,先于 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直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
  贼言:“金钱今在何处?”
  即便 头解取示之,而语贼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语,今此草中有好金师,可往问之。”
  贼既见之,复取其衣。
  如是愚人, 与金钱一切都失。自失其利,复使彼失。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修行道品,作诸功德,为烦恼贼之所劫掠,失其善法,丧诸功德,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如彼愚人,彼此俱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31 | 只看该作者
  98.小儿得大龟喻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
  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
  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36 | 只看该作者
  偈颂
  此论我所造,和合喜笑语。
  多损正实说,观义应不应。
  如似苦毒药,和合于石蜜。
  药为破坏病,此论亦如是。
  正法中戏笑,譬如彼狂药。
  佛正法寂定,明照于世间。
  如服吐下药,以酥润体中。
  我今以此义,显发于寂定。
  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
  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
  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
  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1:44 | 只看该作者
名著评点

  读罢《百喻经》,最令人赞叹的大约还是它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拥有的教育意义,和所采用的说教方式。

  通常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文学特质。

  《百喻经》是产生于古代印度的譬喻故事集。古印度流传的寓言故事很多,“如大林深泉”(鲁迅先生语),据当代著名佛学大师隆莲法师考证,《百喻经》的撰者伽斯那生活于公元5 世纪,那时更是印度寓言文学盛行之时,著名的梵文寓言集《五卷书》就流行于此时,因而《百喻经》也可谓是应时之作,在印度文学史中应当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另外我们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出:同其他譬喻故事集一样,《百喻经》所集录的故事也多曾流行于民间,系逐渐被佛教宣传家们采撷吸纳入佛经,并又经过了本书撰者伽斯那的加工改编,所以它们乃是大众智慧与学者卓识的结晶,是成就卓越、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百喻经》中的许多故事都具有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内容丰富、描写生动的特点,堪称文集斐然的短篇小说。

  例如第65“五百欢喜丸喻”,全篇几近千字,故事部分亦长达700 余字,是《百喻经》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故事以淫妇害夫的阴谋开篇:古印度曾有一个淫妇,荒淫无度,厌患夫婿,曾设计了种种毒计谋害丈夫,但都没能成功,这次又制作了毒药丸,诈称欢喜丸,送给即将远行的丈夫,并甜言蜜语地哄骗他,要他行至异域他乡,饥饿困乏时才可食用。丈夫对此深信不疑。

  一晚进入他国国界,这位远方来客露宿于密林之中,因为惧怕野兽而爬到了树上,却将500 枚“欢喜丸”忘在了下面。夜里有500 名强盗止宿树下,各吃了一枚“欢喜丸”,毒气发作,立时殒命。第二天天亮后,躲在树上的远客用刀箭斫射死尸,又收取了盗贼们的赃物,凯旋般地向国都进发,碰巧遇上国王正在率领臣下追捕盗贼,远方来客便向国王大事夸耀自己如何神勇,并请国王派人去查看他伪造的“杀贼现场”。国王深加赞赏,封爵赐物,以致该国旧臣嫉妒怨恨,到国王面前去攻击他。此时远客却抖擞精神,做出一副要与那些旧臣较量比试的姿态,这咄咄逼人的冲天胆气真把旧臣们全都吓退了。

  不久,该国有恶狮为害,心中不平的大臣们遂向国王举荐这位异邦英雄。

  远客既受敕命,只得“坚强其意”,自我激励,壮着胆子往赴猛狮出没的地方。待见到奋激的狮子却惊惶怖畏,再次拿出看家本领——上树,狮子张开血盆大口对着树上狂吼,远客怕得要命,连刀都拿不住了。按说此时远客的处境万分危险,本该成为狮口珍馐了。但吉人天相,他自有神助,失手掉落的利刃竟然插入了狮子的大嘴里,怒狮命归西天。此时的远客立即转惧为喜,又雄赳赳气昂昂起来。国王自然又是只知惊人结局,未见动魄过程,对他加倍优宠,国人们也全都心悦诚服,只剩下歌咏赞叹了。

  这个故事构思奇巧,可以说其中远客除了诈言决斗和“坚强其意”之外,几乎没有做什么努力,他的智慧之处在于他非常乖巧,很懂得天子必取的道理,也很会利用一切天赐良机以转祸为福,而世人们又都迷信他的慷慨陈词,秉持生杀大权的国王更对他封赏有加。这些正构成了故事的戏剧性,令读者忍俊不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已十分成熟。

  除长篇外,《百喻经》中的某些短篇也营构了并不简单的情节。如第67“夫妇食饼共为要喻”的故事部分仅160 字,但却同样复杂有趣。故事中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共同分食三只饼,各取食了一只之后还剩一只,两人各不相让,于是约定进行守口比赛:谁后开口说话谁就可以吃饼。夫妻二人相对而坐,默然不语。不一会儿有一个小偷闯进他们家,当着两位主人的面洗劫了屋内的一切财物,见二人始终只是四目相视,静观无言,小偷更是得寸进尺,在丈夫面前欺辱人家的妻子,丈夫依旧毫无反应。这时妻子终于忍耐不住,对丈夫吼道:“你这个傻子,就为了一只饼,看见恶贼都不叫唤!”她的丈夫竟然拊掌大笑:“嘿,拙妇,我可以得到饼,不必给你喽!”这位丈夫的定力实在是太高了,真让人啼笑皆非。文中对他内心活动的刻画十分成功。

  上述两例仅是我们随手拈来的。《百喻经》中的成功之作很多,不胜枚举。可以说本书中的绝大部分故事不论篇幅长短,结构情节都堪称完整动人,遣词造句无论是否繁复绮丽,寓意旨趣却相当隽永幽深,再加上故事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鲜明生动,情态动作稚拙粗憨,撰者使用的语言又夸张风趣,因而既能引人入胜,又颇耐人寻味,滑稽荒谬者令人捧腹喷饭,哀婉凄绝者使人扼腕伤感。

  正是由于《百喻经》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趣味性很强,因而译出后15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引为谈资。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百喻经》对我国寓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反映外域风情的异域文学作品,它为我国的文学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后世中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不少与此相关,而又融入汉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的再创作,如本书中的第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第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就时常得到后世中国寓言家们的青睐,屡次被他们改头换面地再创作为新故事。

  但是寓言毕竟不同于笑话,编撰者的目的不是提供笑料,让人一笑了之,而是要以故事为依托,寓深意于其中,以开启人们的心智。因而一部好的譬喻作品必须能够令读者掩卷深思。

  《百喻经》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书中剖析了某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荒谬现象,揭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但适用于古代社会,就是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例如第10“三重楼喻”中的富人十分欣羡他人的三层楼宇,让匠人们也为自己建造,但当看到他们打地基、修建一二两层时却困惑不解并极力反对,固执地要求他们直接修建第三层。这种想法荒唐已极,神经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不会妄想构筑空中楼阁,因而故事本身近乎荒谬。但现实生活中无视客观规律,办事情不循序渐进,不愿艰苦努力,只想一蹴而就的人却并不罕见。

  本喻以虚诞的故事作为反衬,正形象鲜明地昭示了真理,儆示了那些狂妄愚顽之人。

  又如第17“债半钱喻”中的商人为讨回半个钱,雇船渡河,来回花掉了四个钱,而借债人却又不在家,商人根本无法追回那半个钱。这个故事十分幽默,它成功地刻画了贪鄙商人又吝啬又愚昧的形象,辛辣地嘲讽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只顾眼前名利,不计长远后果,做事时不能权衡利害轻重,最终得不偿失的蠢人。

  再如第95“二鸽喻”中的雄鸽蒙昧乏智而又多疑残暴,怀疑与自己同栖止的雌鸽偷吃了巢中的果子,不顾雌鸽“果自减少”的争辩,凶残地虐杀了雌鸽。待到后来天降大雨,鸽巢淹湿,先前因失水而干瘪显少了的果子遇水膨胀,还复了原来的体积,雄鸽才从妄见中醒悟过来,悔恨哀鸣,悲唤雌鸽,而雌鸽却绝无生还之理了。常人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昏聩无知,不明事理,却又不能谨言慎行,而是刚愎自用,常于冲动茫然中铸成大错,日后纵有悔悟,却也难有回天之力,无法弥补,其过恶自远在雄鸽之上。

  《百喻经》中的佳喻很多,这里我们不能一一分析,相信读者阅后自然见仁见智。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是,《百喻经》中的某些故事与我国传统社会中流传的一些寓言有雷同相似之处,如第19“乘船失釪喻”之与“刻舟求剑”,第45“奴守门喻”之与阿凡提为富人看门故事,等等。但是其中有些故事情节虽近,旨趣却大有区别,如第43“磨大石喻”之与“铁杵磨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广布于我国传统杜会的千古美谈,它要求人们要能够长期忍受寂寞,锲而不舍,厚积而薄发,反映了我国人民敦厚淳朴的美德。但是寸荫寸金,用铁杵磨针,值得吗?《百喻经》中的“磨大石喻”讲述愚人打磨大石以作小小的玩具牛,不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而且做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撰者首先否定了这种“用功既重,所期甚轻”的人生态度,进而激励人们应当志意高洁,远求胜果。这与我国传统的思维定式大相抵触。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处世哲学,阅读寓言故事应当读思并重,《百喻经》等书,正可以为我们调整思想方法提供借鉴。

  以上是我们对《百喻经》中深邃寓意所作的常人之想。

  实际上,伽斯那编撰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所以我们还应着重分析一下它在宗教宣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佛教是世界上最为深奥玄妙的宗教。平白言语很难尽显其义,如果单纯地宣讲理论,恐怕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有可能接受。但如果用事来作印证,以事显理,以致理事圆融,那么能够皈依佛教的人便会大大增加。而譬喻一门正能很好地发挥这种功用,《楞严经》卷一即称:“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譬喻的梵文原词为Avadānā,意谓以已了知之法张显未了知之法。譬喻的义界非常宽泛,从修辞上的比喻、比拟方法,论辩中借事明理的技巧,乃至利用比喻的寓言故事,皆包括在内,其中尤以寓言故事的文义最为通俗浅显,也最能引起信众闻法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领悟佛教的道理,故而讲说譬喻故事早已成为了佛教宣传家们解释教义哲理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释迦牟尼在世时即十分注重使用此种方法,佛教经典中更存有大量的譬喻,据说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

  佛经中兼用譬喻的例证很多,如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差不多每段记载都有譬喻的内容,大乘佛教的代表经典《妙法莲华经》中也有著名的“法华七喻”。

  专门集录譬喻故事的经典也很多,譬喻经是12 部经中单独的一类,大藏中专以“譬喻”命名的佛经至少也有六七种,仅据明代徐元太辑录的《喻林》的统计就有《大集譬喻经》、《佛说譬喻经》、《阿育王譬喻经》、《法句譬喻经》、《杂譬喻经》、《众经撰杂譬喻》等,但它们的知名度都不如《百喻经》高,《百喻经》堪称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伽斯那编撰《百喻经》主要是出于宗教目的,他为每个故事都赋予了佛教色彩。如在第10“三重楼喻”中,伽斯那即在嘲讽那个妄想构筑空中楼阁的富人之后,批评某些佛教徒不能努力实修,不想依次修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而想直接求证阿罗汉果以达涅槃解脱的惰怠行为,伽斯那认为他们就像那个不切实际的富人一样愚蠢。这类比况方式对读者准确理解教义很有帮助,因而可以说本书是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的。

  不过一般说来寓言故事的深意或是尽在不言中,或是仅用三言两语即可点明主题,点到为止。而《百喻经》的撰者出于宗教情怀,有时不免过于殷切,书中的某些说教与寓言故事本无必然联系,但却硬拉入题下,牵强附会,显得过于生硬。另外有些说教部分的篇幅又太长,说来说去,唯恐人们不明所指,例如第24“种熬胡麻子喻”,第84“月蚀打狗喻”等篇中的说教就比故事还长,这是《百喻经》明显的不足之处,难怪有些人重印此书时常将说教部分删去。

  总的说来,《百喻经》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似乎超过了它在佛教宣传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之比为东方的《伊索寓言》是比较恰切的,只是后者还讲述了许多聪明人的故事。希望今天的读者阅读《百喻经》之后能够心有所悟,并能依凭自己的智慧辩才加以发挥。我们相信真正的聪明人从中所得到的必不限于宗教与文学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芳香冰块 于 2019-5-26 22:40 编辑

  我最早知道《百喻经》,是上小学时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面写陈家洛独自闯少林寺,最后与方丈谈论佛经,他们之间说的《百喻经》中三个故事。所以武侠小说也能使人增长见识是不是?

  天虹禅师沉吟了一会,道: “从前有一人善于牧羊,以至豪富,可是这人生性悭吝,不肯用钱……”陈家洛听他忽然讲起故事来,不觉大为诧异,当下凝神倾听,听他继续讲道:“有一人很是狡诈,知他愚鲁,而且极想娶妻,就骗他道:‘我知道有一女子十分美貌,替你娶做妻子吧。’牧羊人很是喜欢,给了他许多财物。过了一年,那人又道:‘你妻子已给你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从未见过妻子,但听说已生儿子,更加高兴,又给了他许多财物。后来那人又道:‘你儿子已经死啦!’牧羊人大哭不已,万分悲伤。”陈家洛颇务杂学,听他说到这里,已知是引述佛家宣讲大乘法的《百喻经》,听他又道:“其实世上的事无不如此,皇位、富贵,便如那牧羊人的妻子儿子一般,都是虚幻。又何必苦费心力以求,得了为之欢喜,失了为之悲伤呢?”

  陈家洛道:“从前有一对夫妇,有三个饼。每人各吃了一个,剩下一个。两人约定,谁先说话,谁就没饼吃。”天虹听他也在引述《百喻经》,点了点头。陈家洛接着道:“两人僵住了不说话。不久有一个贼进来,把他们家里的财物都拿了。夫妇俩因有约在先,眼睁睁的瞧着不说话。那贼见他们如此,大了胆子,就在丈夫面前侵犯他的妻子。丈夫仍然不理。妻子忍不住叫了起来。贼人拿了财物逃走了。那丈夫拍手笑道:“好啊,你输啦,饼归我吃。”天虹禅师本来就知这故事,但听到此处,也不禁微笑。陈家洛道:“为了一点小小的安闲享乐,反而忘却了大苦。为了口腹之欲,却不理会贼子抢己财物,侵犯自己亲人。佛家当普渡众生,不能忍心专顾一己。”天虹叹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人之所滞,滞在未有。若托心本无,异想便息。”陈家洛道:“众生方大苦难。高僧支道林曾有言道:桀纣以残害为性,岂能由其适性逍遥?”天虹知他热心世务,决意为生民解除疾苦,也甚敬重,说道:“陈当家的满腔热血,可敬可佩。老衲再问一事,就请自便。”陈家洛道:“请老禅师指点迷津。”

  天虹道:“从前有个老婆婆,卧在树下休息,忽有大熊要来吃她。老婆婆绕树奔逃,大熊伸掌至树后抓拿,老婆婆乘机把大熊两只前掌捺在树干之上,熊就不能动了,但老婆婆也不敢放手。后来有一人经过,老婆婆请他帮忙,一同杀熊分肉。那人信了,按住熊掌。老婆婆脱身远逃,那人反而为熊所困,无法脱身。”陈家洛知他寓意,说道:“救人危难,奋不顾身,虽受牵累,终无所悔。”
  这三个故事是本小说的精华所在,也是红花会等人为什么会去做看上去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24 | 只看该作者
跑堂 发表于 2019-5-24 14:33
师太峨眉取经回来了?。。。

不用去峨嵋,有wifi足矣。另外,我没有出家,对这滚滚红尘还觉得有趣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25 | 只看该作者
佳均 发表于 2019-5-24 15:20
哇,这个贴有故事 有内涵, 可以认真看耶

是呀是呀,可以当故事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25 | 只看该作者
风尘妖刀 发表于 2019-5-24 15:39
这个故事被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引用了

我发现这里面熟悉的故事还挺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26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慢慢挖掘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02

帖子

0

精华

金牌会员

随社社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9

社课状元

114#
发表于 2019-5-28 21:27 | 只看该作者
芳香冰块 发表于 2019-5-28 21:25
是呀是呀,可以当故事看呢

嗯啊, 多看故事,趣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2229

帖子

2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3

优秀版主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28 | 只看该作者
佳均 发表于 2019-5-26 20:28
可以读故事的帖子

是的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9

主题

3万

帖子

1

精华

超级版主

随社社长、理事

Rank: 8Rank: 8

积分
66040

年度亚军年度季军社课状元社课榜眼社课探花社课进士优秀版主

116#
发表于 2019-5-29 09:02 | 只看该作者
芳香冰块 发表于 2019-5-28 21:24
不用去峨嵋,有wifi足矣。另外,我没有出家,对这滚滚红尘还觉得有趣得很。 ...

这时候要给你配一曲叶倩文的?《红尘滚滚》。。。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亲属立场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6861

帖子

2

精华

管理员

随社社员、理事、论管会成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375

社课状元社课探花社课进士

117#
发表于 2019-8-18 13:05 | 只看该作者
  好多故事啊
一盏谁知味?但酬予、窥窗月小,掠肩风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随社  

GMT+8, 2024-11-24 04:10 , Processed in 0.022027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