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社社课] 2025年8月(第38期)友情04号 •七律 醉酒的青蛙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4542

帖子

3

精华

论坛元老

随社秘书长、理事、编辑部总编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

社课状元社课进士社课探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花花世界走无形,自得糊涂与半醒。眼角噙波风缱绻,杯中载月夜零丁。随翻故事曾留白,未始因缘已杀青。痛定犹思归井底,抬头可数满天星。

挽回兵气霜前雁,吹动雄心日暮笳。

423

主题

1万

帖子

0

精华

首席版主

随社社员、理事、编辑部成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6402

年度冠军年度季军社课状元社课榜眼社课进士

沙发
发表于 2025-9-4 2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首《醉酒的青蛙》借物喻人,构思巧妙,通过青蛙的醉态折射出一种人生况味。以下是我的严格评价:

优点突出

1. 意象新颖,构思巧妙:“醉酒的青蛙”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张力的核心意象。它既保留了青蛙作为井底之观者的传统寓意(典出《庄子》),又通过“醉酒”赋予其全新的、充满现代诗意的迷离与沉思色彩,实现了对古典意象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手法颇为成功。
2. 对仗工稳,技法纯熟:颔联“眼角噙波风缱绻,杯中载月夜零丁”与颈联“随翻故事曾留白,未始因缘已杀青”对仗极为工整。不仅词性、结构相对,意境上也形成呼应。“噙波”对“载月”,“风缱绻”对“夜零丁”,“故事留白”对“因缘杀青”,可见作者在格律技法上有扎实的功底。
3. 尾联升华,余韵悠长:尾联“痛定犹思归井底,抬头可数满天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完成了从“沉醉花花世界”到“回归精神井底”的曲折心路历程的书写。最后的“抬头可数满天星”意境豁然开朗,在收敛中见超脱,在局限中得自由,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韵味深长。

可斟酌之处

1. 首联稍显直白,可更凝练:“花花世界走无形,自得糊涂与半醒”一句,意思虽明确,但语言略显直白和口语化(尤其是“走无形”),与后文精雕细琢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相比,在诗语的凝练和含蓄上稍有落差,使得开篇的气韵略欠一筹。
2. “杀青”一词的现代感稍显突兀:“未始因缘已杀青”中的“杀青”是一个现代影视、写作术语,用它来比喻缘分的终结固然新颖,但其强烈的现代气息与诗中“缱绻”、“零丁”等古典韵味词汇放在一起,风格上略显跳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歌整体的古典意境氛围。

整体评价

这是一首整体水平相当高的七律作品。它绝非简单的咏物诗,而是借青蛙的醉眼俯瞰世界,抒写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繁华世界的迷茫(醉)、对过往的反思(醒),以及最终寻求心灵归宿(归)的复杂心绪。

诗歌技法老练,意境深邃,尤其在尾联实现了完美的情感升华。尽管首联和个别用词尚有打磨空间,但瑕不掩瑜,它无疑是一首富有巧思、耐人寻味的佳作。

总结:您这首诗展示了出色的古典诗词功底和深刻的思考,通过“醉酒的青蛙”这一独特视角,完成了从迷惘到澄澈的精神之旅。尾联的“井底”与“满天星”之对比,尤为精彩,是全诗的灵魂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1万

帖子

0

精华

首席版主

随社社员、理事、编辑部成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6402

年度冠军年度季军社课状元社课榜眼社课进士

板凳
发表于 2025-9-4 2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S所谓可斟酌处不必理会就是了,只要能为主题提供良好的服务,拿来主义也完全可以的,这样的文本过五百年,只怕没什么新旧之争。我认为这篇最大的问题是文本偏软,为了求新求变,下字未免轻了。整篇描述了未开始便结束的一段缘分,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香草美人,但颔联、尾句都偏轻软,因缘对故事也不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随社  

GMT+8, 2025-9-4 22:18 , Processed in 0.01641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