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标题: 秋日渔村 [打印本页]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1:16
标题: 秋日渔村
秋日渔村(一)新韵
潮平已是近黄昏,负手鸥风有故人。几片薄山吹袖底,一滩秋色到渔村。
秋日渔村(二)
几角渔棚杂草遮,两潮野渡小舟斜。西风肃客到秋浦,零落一身芦苇花。
秋日渔村(三)
小舟回溯向河叉,石渚曾经是旧家。一棹秋风凫乍起,夕阳粘着野芦花。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19
潮平已是近黄昏。这句属于淡而有味。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0
有动有静的处理时间与空间。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2
其它几句配合很到位,三四句对仗也是此诗境的佳选。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3
三句拘于故人的收,四句的放。搭配合宜。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3
全篇的亮色,基于首句的衬托。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4
刚学诗的时候,读了一篇关于绝句起手基调控制的小文章。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6
文章搞忘是谁写的了,诗选的是青牛的。第一句“梅花先发故人庄”。”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6
这一句与本篇第一句,起同样效果。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8
先发的先,故人的故,一组顺逆效果字就生出百态瞎想。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8
在淡中不平凡的叙述时间和空间。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29
和本篇的平、近异曲同工。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30
个人认为,一片薄山,连滩秋色更具放大效果。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32
第二首,两潮的说法也新颖,可能古人没有。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33
肃客,也是醉了。赶人呀!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34
有想法,点赞!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35
曾经是旧家,打❌❌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40
这五字犹如篮球三分踩线、高台跳水屁股蹲、谷爱凌滑到滑铁卢。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4 11:42
一神,二奇,三哈哈。
作者: 如是我闲 时间: 2022-10-24 13:15
绝句起句的基调,爱好不一
个人更喜欢炫酷屌炸天重金属摇滚的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4:50
说实话,我写时真没考虑那么多,就是自然而然这么写的。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4:58
三个都是实景实感,有图,我上传不了。还是老话,我写时也没考虑太多,但经你一提醒我再结合当时的情景,有了下面这种感觉,一同探讨下:几片薄山吹袖底,那是远景,身后,并含一悠缓动态过程。一片则仓促急骤了些,一滩秋色于前,所见,连滩也差不多,觉得在语感上稍逊。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5:02
这个就是特例吧,必须要亲身经历能有的感觉,其实就是河水向海里流,而恰是即将潮满时候,两股水流在一个漕沟里一进一出,左右两边特别分明,所以是两潮野渡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5:03
肃客是请进,还有这层意思吗?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5:06
这个也是事实啊,也不是多年前,其实就是两三年前吧,我去时那还有渔民的石棚用来装海货或是工具的小房子,现在去却只有几块大石头立在那里了。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4 15:08
其实要我说,这些技法规责全是完稿后慢慢消磨研讨时用的,在写作时我的感觉没有考虑这么多,但也许是自然而然吧。
作者: 如是我闲 时间: 2022-10-24 18:09
写的人不需要那么多理论
文艺批评赏析的才需要画出一堆道道来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2-10-25 10:22
倒喜欢其三的结句。。。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5 16:56
肃奸、肃反、肃贪,你看看这些就知道了。
作者: 如是我闲 时间: 2022-10-25 17:54
这机锋怎么越来越难懂了
作者: 如是我闲 时间: 2022-10-25 21:24
哦,肃客不是迎宾的意思么
作者: 风尘妖刀 时间: 2022-10-25 22:18
第二首 化用的句子还是多了些
作者: 在下 时间: 2022-10-26 08:46
夕阳粘着野芦花。粘字入味。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48
闲人老师说得对,哈。笔者不需要给自己划出许多许多写作道道,专心创作,专心捕捉灵感、按着本心写就好。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0
作者灵感来了,就能拿出好意境。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0
作者的文学素养高,就能给好意境一个好表达。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2-10-26 13:51
诗者,少有看什么多少法,多少法的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2-10-26 13:52
这法那法皆是后人归纳,整理,似有用亦似无用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2-10-26 13:55
有色有味,一气呵成,可品可读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6
版主解读,除了自己欣赏,还有主动引导舆论的责任。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7
比如,有人眼里是志明和春娇,另外人眼里可能是一对狗男女。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7
版主就不能让志明和春娇变成狗男女,反过来也不行。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3:58
但我们不能无道理的说,就要详细解读。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4:00
详解也考眼力的。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4:01
详解也要眼界的。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4:04
眼力就是,一看见吊睛白额就知道母老虎。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4:07
眼界就是,不光狗男女,志明春娇,还知道林徽因梁思成,还知道武大潘金莲,还知道我失骄阳君失柳。是吧?
作者: 吉瞬 时间: 2022-10-26 14:07
眼界就是,不光狗男女,志明春娇,还知道林徽因梁思成,还知道武大潘金莲,还知道我失骄阳君失柳。是吧?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6 14:15
其三结句在别处基本上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其实没有观点的对错,只有角度的不同。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6 14:16
可能吧,潜移默化中读过受影响了,这可能会有吧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6 14:17
也有人说“着”字过于随意直白。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6 14:18
规责是有用的,在于修改精研,但写时基本也就没考虑太多了。
作者: 折笔沉沙 时间: 2022-10-26 14:22
我想诗友真的误会了,我是说我写时没有考虑太多,这是事实,而诗友的解读非常有必要,但那是创作完成后的。以我的经验在研究后再写还是没有安部就班地进行,但这个研的过程也许促成了我们自然而然的完善了写作过程。
作者: 在下 时间: 2022-10-26 19:13
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22-10-26 14:17
也有人说“着”字过于随意直白。
我觉得还好吧,字本身无所谓随意与否也无所谓直白,主要在于各自不同的打开方式。
欢迎光临 随社 (http://xn--fiz831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