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标题: 衡門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4 19:13
标题: 衡門
衡門
衡門敷五教,稻粱饜未足。思共清歡顏,守志何堪篤。仰首覿玄鳳,乘槎不顧俗。衣冠步幽谷,所歷紛炎毒。朝出任身遊,夕還空自瞩。翻笑平生事,昏昏銀鉤辱。彷徨薄龍泉,鬢轉白駒促。寒袍醒復醉,倚杖失黄鵠。行裝對苦淒,意氣車塵屬。累趼困殘神,莫令久款曲。犬羊藏祀德,懸旌哀骨玉。調鼎待途窮,駑駘駭時旭。剖符薦紫薇,冰壺退金粟。浹水愁掛梢,衰容映冷燭。力屈傍古槐,異俗遠筍綠。黄陂聲愈澀,藥珥愧綬束。疊障起鷹鹯,舊物何顛僕。清省綴梨頰,棲遲赴嚴勗。纖毫神奮動,驂閣下蟲箓。自矜通玄圃,何年消百慮。
作者: 雨舞江南    时间: 2020-6-15 09:38
  俗,谷,毒。这三句密了。或者说,谷字扰了。
作者: 雨舞江南    时间: 2020-6-15 09:44
此类大抵可称为学问诗吧,读一首诗下来,大多数人要翻百度或查字典。我个人觉得,古风还是多些赋笔与叙述性会更好。字面与节奏上,以流畅为主。
作者: 风尘妖刀    时间: 2020-6-15 20:41
  此衡门不知是否由《诗经》篇章生发而来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6 07:13
雨舞江南 发表于 2020-6-15 09:38
俗,谷,毒。这三句密了。或者说,谷字扰了。

谷和他两不是一个韵部,只是读音接近。谷在屋韵,韵沉。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6 07:33
雨舞江南 发表于 2020-6-15 09:44
此类大抵可称为学问诗吧,读一首诗下来,大多数人要翻百度或查字典。我个人觉得,古风还是多些赋笔与叙述性 ...

兄说的有道理,工具书是必备的,古人读诗都是以看注本为主,还有的有家法。非外人不得其理。诗三家,论语三家,春秋四传,都是因为家法完备而传承有序。一字有一字的褒贬,一词有一词的荣辱,言与不言,正说反说,皆有内涵。
先秦重要的几部典籍学完,基本上常识性的东西就都知道了,然后旁通子史,无有障碍。见字拆义,因文析理。读书的功底才算牢靠。否则常年在7000常用汉字里转悠,既不知雅言颂语,也不能识文断句,百年后史笔如刀,不会留情面的。
须知古人凡写诗的,都是通五经,读百家,明史册之辈,以今日之见识去蠡测古人,甚为不妥,水平不在一个面。事如春秋则有諧隐曲晦,字如尚书则有乖俗讹假,意如诗经则有贞淫规讽,不见诗文包孕之深意,必不能与古人神交,所谓浮萍无根,难植土德。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6 07:36
风尘妖刀 发表于 2020-6-15 20:41
此衡门不知是否由《诗经》篇章生发而来

兄所言甚是!哈哈,没有藏住。另外我有个书院叫“衡库”,期待兄来了畅谈。
作者: 雨舞江南    时间: 2020-6-16 11:02
四十岁后 发表于 2020-6-16 07:33
兄说的有道理,工具书是必备的,古人读诗都是以看注本为主,还有的有家法。非外人不得其理。诗三家,论语 ...

学问当然是重要的,学诗要多读书,这是兄要表达的。而我说的意思是学问在诗词里的体现,并不一定要是佶屈聱牙的,或说是晦涩的。老杜的五古名篇三吏三别,都是浅显易懂的。一个诗词作手,学问就如内力,要不断修习,这也是必要的历程,但具体体现到诗词中,我认为无痕化用才是最好的,而且,内力越深厚的人越是精华内敛的。
作者: 沧海无言    时间: 2020-6-16 14:42
  膜拜了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0-6-16 20:13
  繁体影响阅读啊,属于简体读者圈的我默默走过。。。
作者: 半叶    时间: 2020-6-17 03:47
饿滴个神,文盲来读诗,读一句搜肠刮肚想一分钟,读完已半挂
作者: 柳一南    时间: 2020-6-17 13:55
  写古风的厉害!
作者: 林琳    时间: 2020-6-17 15:03
雨舞江南 发表于 2020-6-16 11:02
学问当然是重要的,学诗要多读书,这是兄要表达的。而我说的意思是学问在诗词里的体现,并不一定要是佶屈 ...

认同此说法。厚积而薄发,深入而浅出。
作者: 火鸟    时间: 2020-6-18 15:31
  已哭晕在路上
作者: 问碧    时间: 2020-6-18 18:51
  同楼上,能写的好厉害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5
问碧 发表于 2020-6-18 18:51
同楼上,能写的好厉害

多多批评,方能进步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6
火鸟 发表于 2020-6-18 15:31
已哭晕在路上

为何哭呢。还在路上,家里不好?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6
林琳 发表于 2020-6-17 15:03
认同此说法。厚积而薄发,深入而浅出。

是。。。。。。。。。。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6
柳一南 发表于 2020-6-17 13:55
写古风的厉害!

凑字了我是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7
半叶 发表于 2020-6-17 03:47
饿滴个神,文盲来读诗,读一句搜肠刮肚想一分钟,读完已半挂

都怪我,真的怪我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7
跑堂 发表于 2020-6-16 20:13
繁体影响阅读啊,属于简体读者圈的我默默走过。。。

你咋有三万积分?积分能干啥
作者: 四十岁后    时间: 2020-6-19 14:07
沧海无言 发表于 2020-6-16 14:42
膜拜了

多指教。。。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0-6-19 16:50
四十岁后 发表于 2020-6-19 14:07
你咋有三万积分?积分能干啥

当年的论坛管理员说,积分能换钱,一万分能换一元钱。。。
作者: 花满楼S13    时间: 2020-6-25 00:16
同意江南兄意见,个见以为,故做古奥,看似崇古正脉,然实南辕北辙,小玩或可,若以为正统,则大谬矣,如诗经、论语、史记,流转之篇,大抵词浅意深句雅,绝非诘屈聱牙难以卒读之篇,所以越千年而不灭,余以为,百读不倦者,盖每读一遍,皆有新意,如第一层,爱其音韵句读,虽不能尽晓其意,亦可得之七八,第二层,通其典故词藻,发前之未晓,则进一境,第三层,融通全篇,知其意会,晓其双关,发其幽微,则又一境也。如徒做古奥,以门高自娱,则第一层尚不能竟,又孰论其它? 另者,余以为,一代人有一代之生活,一代之语言,是有一代之诗词,我辈当继往开来,典故可用,意象可借,然古奥之语之器,或可避之,如执意胶柱鼓瑟,食古不化,历朝诗词曲赋汗牛充栋,又何待我辈做之?
作者: 问碧    时间: 2020-6-25 07:37
  这一楼里,点评精彩,赏学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0-7-1 07:31
  膜拜




欢迎光临 随社 (http://xn--fiz831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