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宝遗事》札记
开元天宝遗事 卷一 玉有太平字 开元元年,内中因雨过地润微裂,至夜有光,宿卫者记其处所,晓乃奏之。 上令凿其地,得宝玉一片,如柏板样,上有古篆“天下太平”字,百僚称贺,收之内库。 【案】宿卫,值宿守卫。步辇召学士 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崇论时务。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泞盈尺。上令侍御者抬步辇召学士来。时元崇为翰林学士,中外荣之。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案】步辇,轿子或人力车。便殿,正殿外皇帝宴息处。姚元崇,姚崇本名,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中外,中央和地方。
赐箸表直 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虽受所赐,莫知其由,未敢陈谢。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 【案】宋璟,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人,祖籍广平(治今河北邯郸),历仕六朝,被誉“有脚阳春”。归美,称赞。
截镫留鞭 姚元崇初牧荆州,三年,受代日,阖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小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新牧具其事奏之,诏褒美焉,就赐中金一千两。 【案】牧,治、司。受代,期满离任,新官替代。中金,白银。
惭颜厚如甲 进士杨光远,惟多矫饰,不识忌讳。游谒王公之门,干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常遭有势挞辱,略无改悔。时人多鄙之,皆曰“杨光远惭颜,厚如十重铁甲也。” 【案】惭颜,被人羞辱之脸皮。杨光远,非晚唐五代同名者。游谒,犹今之跑官。干索,索取。
七宝山座 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装成山,座高七尺,召诸学士讲议经旨及时务,胜者得升焉。惟张九龄论辨风生,升此座,馀人不可阶也。时论美之。 【案】勤政楼,唐明皇所建勤政楼与花萼楼,二楼一体,分题“勤政务本之楼”和“花萼相辉之楼”。阶,犹言上进。
痴贤 右拾遗张方回,精神不爽,时人呼为“痴汉子”。每朝政有失,便抗疏论之, 精彩昂然,进不惧死。明皇尝谓“右拾遗张方回,忠贤人也。” 【案】拾遗,唐武则天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
蜂蝶相随 都中名姬楚莲香者,国色无双,时贵门子弟争相诣之。莲香每出处之间,则蜂蝶相随,盖慕其香也。 【案】都,国都。楚莲香,长安官妓,明彭忠铭、清姚燮有诗赋其事,明清有刻画状其貌。
扫雪迎宾 巨豪王元宝,每至冬月大雪之际,令仆人自本家坊巷口,扫雪为径路,躬亲立于坊巷前,迎揖宾客。就本家具酒炙宴乐之,为暖寒之会。 【案】王元宝,贩运琉璃发家,富可敌国,曾与玄宗云“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民间正月初五拜财神、吃发菜均受其影响。躬亲,亲自。暖寒,一作煖寒,大雪天宴客取暖御寒,称暖寒会,始自王。
梦虎之妖 周象者,好畋猎,后为汾阳令,忽梦一乳虎相逼,惊而睡觉,因兹染疾。后有僧海宁者,因过象门,谓邻叟曰“此居有妖气,久则不可救也。”邻叟遂闻于象。象召僧令视之,僧曰“当与君禳之。”遂择日设坛,持剑禹步诵咒。自大门而入至于寝所,绕患人数遍而叱之,忽于床下作一虎声,家人悉惊奔散。周象亦不觉投床下,伏死于地。僧以水噀之,须臾如故。 【案】禳,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禹步,道教法师设坛建醮,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按斗宿魁罡之象或九宫八卦之图踏步,称为“步罡踏斗”,简称“步罡”,相传禹所创,故称“禹步”。噀,含水而喷。
记事珠 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二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说秘而至宝也。 【案】张说,字道济、说之,原籍河东(今属山西),后徙居洛阳,永昌年间进士,三度为相,张九龄、贺知章、王湾、孙逖皆蒙奖掖。
游仙枕 龟兹国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其制作甚朴素,若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所见。帝因立名为“游仙枕”。后赐与杨国忠。 【案】龟兹(qiū cí),又称丘慈、邱兹、丘兹,古西域大国之一,汉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安西四镇之一。十洲,《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三岛,《史记》“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拾遗记》“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随蝶所幸 开元末,明皇每至春月,旦暮宴于宫中,使妃嫔辈争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后因杨妃专宠,遂不复此戏也。 【案】春月,春季。
记恶碑 卢奂累任大郡,皆显治声,所至之处,畏如神明。或有无良恶迹之人,必行严断,仍以所犯之罪,刻石立本人门首,再犯处于极刑。民间畏惧,绝无犯法者。明皇知其能官,赐中金五十两,玺诏褒谕焉。故民间呼其石为“记恶碑”。 【案】卢奂,字美轮,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市),门荫入仕,官至尚书右丞,玄宗曾题“斯为国宝,不坠家风”赞其。治声,政绩声誉。
自暖杯 内库有一酒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其薄如纸,于杯足上有缕金字,名曰 “自暖杯”。上令取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遂收于内藏。 【案】温温然,温暖状。相次,不久。内藏,即内库。
辟寒犀 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案】交趾,又名“交阯”,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名源于《礼·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云。
传书鸽 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 【案】亲知,亲戚和知己。爱说,喜欢。
豪友 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案】寮,通僚。
唤铁 太白山有隐士郭休,字退夫,有运气绝粒之术。于山中建茅屋百馀间,有白云亭、炼丹洞、注易亭、修真亭、朝元坛、集神阁。每于白云亭与宾客看山禽野兽,即以槌击一铁片子,其声清响,山中鸟兽闻之集于亭下,呼为“唤铁”。 【案】郭休,《郭休墓志》载“气节清高,志存方外”、“喜愠不形于色,乃能归诚释教,洞识苦空,报佛忍疲”,虽字有异,似即其人,祖籍太原晋阳,先祖避乱迁洛阳。
鹦鹉告事 长安城中有豪民杨崇义者,家富数世,服玩之属,僣于王公。崇义妻刘氏有国色,与邻舍儿李弇私通,情甚于夫,遂有意欲害崇义。忽一日,醉归寝于室中,刘氏与李弇同谋而害之,埋于枯井中。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洎杀崇义之后,其妻却令童仆四散寻觅其夫,遂经府陈词,言其夫不归,窃虑为人所害。府县官吏日夜捕贼,涉疑之人及童仆辈经拷捶者百数人,莫究其弊。后来县官等再诣崇义家检校,其架上鹦鹉忽然声屈。县官遂取于臂上,因问其故。鹦鹉曰“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官吏等遂执缚刘氏,及捕李弇下狱,备招情款。府尹具事案奏闻,明皇叹讶久之。其刘氏、李弇依刑处死,封鹦鹉为“绿衣使者”,付后宫养喂。张说后为《绿衣使者传》,好事者传之。 【案】服玩,服翫,服饰器玩。僣tiě,奸诈狡猾。拷捶,拷打和棒打。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