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增广贤文札记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香山曰,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时写事,借古喻今是常法,若杜牧之商女,刘禹锡之王谢堂前燕,杜甫之后主祠庙,不胜枚举。。。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对人、对事、对物,不可以一时之思强为,生而感、感而取,虽终归一己之心,然其中微妙,识者自知。如义山笔下之嫦娥,安无悔意?
比心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作者、读者,皆有层次圈,交叉对应,自成风景。故成熟之作,不必感叹无人识,更不必加注若干。杜工部在世,并不被圈中大佬看好,至元稹作铭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又有文曰杜“集诗文之大成者欤”,始以圣名,其律后人多宗之。大浪淘沙,留与后人评说,亦不必感慨知音少,宜自忖作品满天下,可读能几篇。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写久易滑,亦易入死局。故每作当以新欢视,不可恋旧。读人诗词,最忌沉迷于我当年也写过类似的句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扬长避短,找准路子,有所成后,再近其他。大处说,不可强为诸体全面发展。一如林妹妹难为豪放,黑旋风难为婉约。小处说,先识后写,不要总把自己当初生牛犊。如择一未尝填过之词牌,不可按谱挥手就来,须了解此词牌种种,多参详古人同款。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一时之感,往往因一点而触发,不及全盘思考,故如山溪水,不可以所谓初心视之,而不思修正。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此运如兴趣,抑或激情,有两者支撑,自然想法不断,继有文才(知识)辅助,下笔方有神。反之,或强为、或难为,或不为。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诗词创作,无外乎多读、多写、多交流。读须用意,理解也,体会也,延伸也,亦须交流,曰求确义,曰修正,曰争鸣。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诗贵含蓄,不可言尽。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自然行文,不可刻意,此两句所言,有类冲淡之旨。
这是好帖子,学习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感发勿看表面,须深入内核;创作勿流于字面,要触及深处;解诗先解人,不可因文字而迷惑。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诗人要耐得寂寞,不逐名利。仁义者,文人悲悯情怀也。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一似文章天成,妙手得之。再似读者之二次创作,如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得伟人推崇而拔高。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写时写事,要站高一线。站的越高,看的越全面,作品越能感染人。倘纠结一点,无异死胡同。若彼年宁波虎事件,只见逃票而以道德论之,便已输在道德起跑线上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作品高低,不以一时之论,须得岁月检验。此时之惊艳,到彼时或不惊矣。若李诗看多会无感,杜诗越看越有味。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人诗合一,所谓我手写我心是也。想的一套,写的一套,为诗大忌。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长期一种风格,久而觉单调;经常一种手段,久而是套路;习惯一种思维,久而成定势。如此,倘不思变,确实难为人。